公众号需要管控好内容的真实性

做公众号,一定要注意公众号发布内容的真实性。以免影响公众号的权威性,甚至可能会导致脱粉。
好奇实验室是微信上为数不多的科普辟谣类微信账号,微信介绍是“等有钱了,我就做成《流言终结者》!”为读者提供了很多高质量且有趣的科普内容。每篇文章阅读量有好几万,有的文章能达到100000+。
2015年2月23日,“好奇实验室”发布一篇内容《看完了想砸微波炉》,其中写了微波炉的大量不实谣言,稍有科学常识的人都知道文章内容是极其荒诞的谣言,和《长用WiFi会致癌》类型的谣言差不多,而且很标题党地写了《看完想砸微波炉》作为标题,加速了文章的传播,很快文章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0000+。
作为一个科普类的微信公众号,谣言式文章直接导致账号的公关危机,很快就有网友贴出了对该文章的辟谣文章。
“好奇实验室”微信公众账号运营负责人发现后立即做出道歉,摘抄如下。
这是一条很老的谣言了,我们的编辑不慎上钩。就像回答最后说的:“编出这样的东西说明没好好上化学课和生物课。”确实,推送这条微信的是我们的音乐编辑,化学和生物是音乐老师教的。也因此公众号周末的时候都会由他给大家推荐一些音乐方面的内容。
在一天不到的时间,这条《看完了想砸微波炉》的谣言的阅读量已经超过10W次,首先我们从后台删除了内容。对所带来的不良影响,深表歉意。并会在之后公众号推送中,致歉并纠正答案。
其次,这不是号被盗、临时工、智商测试实验钓鱼贴,确确实实是我们的小编出错了。因为过年期间的微信内容都是提前编辑好放在后台的。长假临近,神游先行,提前进入了放假模式。没有仔细审核就放出去了,工作疏忽,会按照我们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。
另外,最近《好奇实验室》公众号的问题确实很多,希望大家监督并多多提点建议,让我们做得更好。
有了这种前车之鉴,也告诫微信营销运营们认真地对待每一次发布的内容。尤其是公司类型微信公众账号,发布的内容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,出言不慎就会带来麻烦,选错版权照片还会引来官司。拿着卖白菜的钱,操着卖白粉的心,这就是微信营销运营者的内心真实写照。
(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