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公众账号发布语音消息的优点与缺点

众所周知,微信公众账号发布信息的形式是多样的,可以是文字,可以是语言,可以是视频,可以是图片,也可以是图文消息。这取决于账号的定位及用户的使用习惯。

语音消息是最具有亲和力的形式,它不再是冷冰冰的文字和图片,而是一个活生生的真人。因为我们不会和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成为朋友,我们只会和一个活生生的人成为朋友,因此语音消息更容易建立信任感。这也对微信运营者本人要求更高,语音消息的发布常见于自媒体微信公众账号,另外像王力宏等很多明星,也经常使用微信公众号发布语音消息,让粉丝听到明星在自己手机里发声,拉近自己与粉丝的心理距离。我们也经常见到过年的时候,一些微信公众账号使用语音来拜年等。

通常来说,相对男性的声音,女性的声音亲和力更高。试想一个声音甜美的女性,用温柔酥软的语音向你传播一个信息,不管信息本身如何,这甜美的语言已经让用户很舒服,这也是为什么绝大部分电话客服都是女性的原因,甚至电话自动应答一般也都是女性的声音。

而语音消息的缺点是无法进行朋友圈转发,也就是无法进行二次传播,同时语音消息需要“听”这个二次动作。用户在不方便听的时候,可以长按消息转换成文字,如果普通话不够标准,那么转换成的文字也是失真的。一般来说,语音消息可以配合图文消息来运用,但这就存在一个从语音消息到图文消息的转换率问题。

所以,对于语音消息的编辑,需要有个好噪音和字正腔圆,需要专业的录音设备,很多语音消息背景声音嘈杂,用户无法听下去。同时,发布语音消息需要在最长60秒钟时间内迅速GET用户的注意点的素材,也需要选择用户最愿意听的时候发布。

运用语音消息最出色的公众账号,就是著名的微信公众号“罗辑思维”,创办人罗振宇每天早晨六点半左右发布一条长达60秒的语音消息。这60秒语音消息已经演化成了一次清晨脱口秀,也成为大量用户的清晨必修课和闹钟,因为没有人早上六点多就开

始陷入深深的人生思考,当整个人还处于睡意朦胧的时候,当正在刷牙无法用手翻阅这些用户往往淹没在嘈杂的城市交通之中,就不那么容易听清楚了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在每次60秒语言消息结束之前,“罗辑思维”还会抛出一个悬念,让用户回复某个关键词(注意此处的互动),再推出一篇图文文章详细阐述或引申语音

息是用户主动回复关键词获取的,其传播的动机相对会更大。

观察“罗辑思维”微信公众号,有很多值得微信从业者学习的,且不说内容如何,首先用语音的形式配合恰当的时间点,在一个小众的时间段(六点半)成为方便的获取资讯的方式(60秒的脱口秀,60秒的收音机)。其次,先语音再通过关键词回复图文的互动方式,让“罗辑思维”每天变相发布了两条内容,这种巧妙的设计确实值得借鉴。




(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