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众号如何提高用户“参与感”?

2014年小米公司副总裁黎万强出了一本书《参与感》,讲述了小米公司通过用户参与做出好产品,然后好产品通过用户的口碑实现价值传递。也许这本书的标题就点醒了很多人。

回想一下,你是否有被朋友拉去投票的经历?哪怕让你所投票的人你根本不认识,但是架不住朋友的再三邀请还是去投了。你是否也有过拉别人投票的经历?甚至不惜群发投票信息,每天恨不得要发好几遍刷朋友圈。

再回想一下,为什么自己的母校自己可以随便骂,别人骂了你就很不爽?为什么自己养的狗哪怕再丑,也会生怕给弄丢了?

因为只要你能够参与到一件事中,这件事仿佛就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,这件事情与你本身产生了绑定关系。如果去否定这件事情,仿佛就是在否定自己,所以你会不自觉的为这件事情辩护和维护,就像维护自己的声誉一样。更好玩的是,参与的事情结果也影响我们对与这件事关系的评价。就像我们支持的中国足球队,如果打比赛赢了,我们会说“我们赢了”,如果球队输了,我们会说“他们输了”。

因此,微信运营者如果想尽可能地提升用户参与感,需要设置活动让用户能够参与进去,而投票是目前微信中最能激发参与感的活动。为宝宝投票、为宠物投票、为偶像投票、为许多莫名其妙的事物去投票。微信运营者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话题点,让用户参与进去。这可以是“最萌宝宝大赛”,可以是“最受欢迎人气奖,也可以是老生常谈的话题,比如“你支不支持中医?”或者“你支持转基因吗?”。当然用户永远在乎与自己相关的事情,所以宝宝大赛是目前市面上最火的投票项目。

无论哪种投票,用户一旦参与进去,这种将投票与自身形象绑定的反应就会发生。他们开始不断关注投票的实时进程,不断计算票数差距,不断寻找拉票的方式。而本次投票的发起者,可以静静地看着用户为自己发起的活动而奔波,再时不时地发送一些火上浇油的信息,让整个投票战况更加激烈。微信后台设置投票时,可以设置成关注公众账号后才可以投票,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大量粉丝的朋友成为关注者,很容易发生用户暴增的裂变反应,所以很多微信公众号非常热衷于搞投票活动,每次活动少则涨粉几百,多则几万都是有可能的。

除了投票之外,还有很多提升用户参与感的方式。比如故事征集,让用户提交自己的故事。

还可以有在线的问答环节,让用户与公众账号即时沟通,或许以后微信公众平台会推出类似YY语音的功能。我们还可以设置抽奖进行互动,还可以开展征婚报名等,通过阅读原文还可以跳转到微信本身实现不了的功能页面。

当然,用户体验最好的互动就是发红包。目前微信公众号还不能直接给用户发红包,但可以通过跳转到第三方浏览器上给用户发红包。

总的来说,让用户有参与感是一个UGC的过程,微信公众号运营者需要设计好游戏规则,让用户按照规则自由发挥,当运营者发布了活动信息,这个活动就属于所有参与活动的人,没有人预料到最终的结果。甚至很多轰动性的网络事件往往是集体无意识的结果,就像当年百度贴吧“魔兽世界吧”那场轰动社会的“贾君鹏事件”,这整个事件过程本身就充满令人着迷的张力。




(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