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理解微营销中的粉丝经济

首先,什么是粉丝?“粉丝”其实是个外来词,是由英语FANS(爱好者)的音译演变而来。所谓粉丝,就是专指那些狂热的追随者。

中国最早靠粉丝捧红的就是孔子。古书记载,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,其中贤人七十二,而且很多皆为各国的高官栋梁。可以说,这些弟子就是孔子的粉丝。孔子“述而不作”,连叹口气都有人疯狂传播。孔子平日里的生活也离不开这些粉丝们的帮助,他们不仅给孔子缴学费、送各种农产品,还帮他出“专辑”-《论语》就是这些粉丝们通过搜集老师的言行,记录编纂加工而成的。没有这帮粉丝,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力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大。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,粉丝经济的重要性日益凸显。战争年代的实力是看兵力的强弱,而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是看粉丝的多寡。粉丝意味着力量。哪怕你只是一介草根,但只要你拥有巨量铁杆粉丝、你就可以拥有强大的影响力。

在新的互联网经济体系下,粉丝数量不仅意味着影响力还意味着经济效益。“得粉丝者得天下”的“粉丝经济”已成为崭新的商业模式。著名演员陈坤推出了一个自己的微信会员平台。只要缴纳18元,就可以成为陈坤微信平台的月度会员。而要成为陈坤微信平台的年度会员则要168元。成为会员以后,不仅可以阅读陈坤的“行走”系列书籍、听陈坤的私房音乐、看私房照,还能听到陈坤的私家语音道早安、晚安。除此之外,一旦成为陈坤粉丝团的成员,还会获得与偶像近距离接触的机会。如果你是陈坤的粉丝,肯定会第一时间购买会员资格,因为看上去的确太超值了。果然,刚开通一天的会员平台,第一次收费就入账700万元。所以,谁掌握了粉丝,谁就找到了致富的金矿。

当然,粉丝也绝不是一个盲目的弱势群体。为什么苹果手机有那么多的忠实粉丝?那是因为苹果手机确实很牛,有被疯狂追捧的理由。但是单纯因产品本身优秀而产生的粉丝都不是真正的粉丝,他们不会忠实地长期留下来。只有被赋予了情感的、拥有偶像性质和精神思想内容的产品,才能够长期吸引粉丝。

在《连线》(Wired)杂志创始主编凯文·凯利的新书《技术元素》中,有一个著名的“一干铁杆粉丝”的理论。就是说,如果一个艺术家拥有了一干铁杆粉丝,他就可以通过经营个人品牌获得收入从而养活自己,不用再上班了。而对于拥有几十万、上百万,甚至上千万粉丝的人而言,在他与他的粉丝共同构成的世界里,他就是国王,可以一呼百应、所向披靡。

每个人都有可能在不同的社群中存在着并拥有自己的粉丝,只要你能够建立起领袖关系,那么就算你的产品是小众的东西,也一样能够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。




(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