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足小程序的产品属性,提供优质的服务

微信小程序的运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户的需求,目前,一些实力型企业开发的APP积累了大批用户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,原因如下:头部APP提供的服务能够对接用户的多数需求;一些聚焦于细分需求的APP由于缺乏足够力度的宣传或受其他因素的限制,未进人公众的视野;现存的APP无法满足用户的所有潜在需求。

而微信小程序则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服务,不仅如此,小程序开发无须过多的成本投入,对开发者的要求也有所降低,开发周期短,可先推出示例产品,通过微信平台进行推广,对用户的反馈进行分析,从而把握用户的关注点。

另外,交互方式也能够作用于小程序的发展。若微信小程序的操作方法与传统APP之间别无二致,缺乏用户支持的APP,那么在推出小程序之后,仍然难以对用户形成有效的吸引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微信在推出即时应用软件时,可借鉴以苹果Sn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原理进行开发,使其能够对当前的场景进行快速分析,在获取用户核心需求的基础上,向用户推荐相应的小程序。换句话说,微信应该突破传统的应用分发模式,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小程序推荐。

从开发者的角度来分析,他们推出APP,是为了进行商业价值的挖掘,若小程序的开发能够帮助他们快速达到目的,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开发人员转向小程序设计行业。

从总体角度来分析,能够与微信平台现有的功能相结合、发挥协同效应的小程序蕴藏巨大的发展潜力,小程序在开发过程中还应突出其自身特色。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,用户需求量大、使用频繁的产品不适合以小程序的形态推出,相比之下,使用频率较低、对接用户长尾需求的产品可以小程序的形态为用户提供服务。

立足于产品本身的性质来分析,工具性明显的产品里,以天气服务为代表的轻量级产品可以小程序的形态推出,但其价值延伸十分有限,以输入法、浏览器为代表的重量级产品不适合开发小程序;微信平台为电商类产品的发展提供了社交支撑,小程序的推出则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;专注细分领域的社交类产品,将加入到小程序开发的行列中来;服务类产品可实现线上运营与实体运营的结合,与小程序本身的目的相符,适合推出小程序。在制定决策时,开发者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,依据当前的资源积累及自身的专长,做出科学决断,抓住机遇开展布局。

在微信小程序的热度不断增长的今天,我们很容易想到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:轻量级的小程序如何能够做到有独立APP一样的用户体验?确实,让普通消费者相信仅有几百KB的小程序能够和几十MB的独立APP一样能够带来优质的服务体验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。

不过这种对比的关键在于,小程序虽然和独立AP一样可以被称为“移动应用”,但在技术角度上,二者根本就是不同范畴的事物,用容量大小来衡量二者的用户体验是毫无依据的。

以“自选股”小程序为例,在没有真正体验过这款产品之前,很多股民都不相信它能够像独立APP一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,而实际体验过后,大家却被其流畅度及人性化所征服。“自选股”小程序开发团队强调,小程序并不是将APP的功能都转移到微信上,而是有针对地为用户提供一些小而美的优质服务,如看盘、股价提醒等。如果想要获取研究报告、投资评级、机构评级、公司财报等,则应该使用专业性更强的独立APP产品。

使用自选股小程序时,结合微信平台提供的社交功能,就可以和股民朋友一起分析股市行情,从而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。此外,股票对时效性的要求极高,在刚开盘时,甚至每一秒钟都有可能发生动态变化,这就需要为股民服务的小程序能够具备动态显示信息的功能。而自选股小程序就具备这种功能,事实上,部分独立股票APP尚不具备这种功能。所以,在使用自选股小程序时,很多股民会感到眼前一亮。

小程序内测前,腾讯内部开发团队将其称为“Web+”,而不是当时外界所认为的“应用号”,而且如果使用应用号,就很容易导致与苹果公司之间产生纠纷。那么,何为“Web+”呢?我们可以将其看作一种混合的开发方式,不是单一的Web开发,也不是0s或Android开发,它在保持轻量级属性的同时,又能像独立APP一样提供优质的服务体验。

2012年时Facebook曾经对HmML、5技术十分推崇,但该技术的过度轻量化特征,使其当时没有成功发展壮大,当年的Facelook如果不是收购了Instagram恐怕会因此而错失移动互联网的红利。2016年4月,微信发布《微信外链规范》宣布对HM、5小游戏进行封杀,不久后微信测览器全面升级为X5Bink内核,如今又向用户推荐基于“Wcb+”技术的小程序,可见在用户体验方面,微信的重视程度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。




(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