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程序分享裂变提高转化

将小程序运营手段和微信生态中的基础能力相互组合,就很有可能形成製变,熟悉裂变的运营者一定知道,这个词代表了高转化率和大范围传播。
说到小程序裂变,可能就会想到拼多多。拼多多小程序的整个裂变流程并不复杂,可以说眼公众号的运营方法类似。
通过自有的公众号内容推送和微信广告,激活吸引一批用户进入小程序,这批用户通过分享拼多多小程序卡片,带来更多新用户,通过服务消息推送和微信小程序其他入口对用户进行促活。
为什么人人一看就懂的流程最终能实现裂变的并不多?强社交属性是人人都看到的特点,人们没看到的其实是拼多多的一套小程序运营机制。
用户从进入小程序到完成你的商业逻辑,中间会经历多个步骤,而每一步都会造成用户流失,这就是运营漏斗。
拼多多的运营漏斗主要为“活动一引导一分享”三个环节。
首先要做好小程序内部。用户进入小程序,如何让用户一目了然地知道他需要干什么,这个产品有什么用,这是第一点。
在拼多多中可以看到,除了拼团商品外,还会根据不同时间段推出相应活动,例如,春节期间推出“新春送祝福”“送祝福红包”等活动,吸引用户进入小程序。其次是引导。这需要考虑用户会在什么场景下收到你怎样的提示,会愿意遵循引导操作。在拼多多小程序内,就对多个提示文案进行了巧妙设计。例如在“集新春祝福”活动中就有“还可以接受3位好友祝福”“与好友一起集祝福”的分享引导,甚至在页面还出现滚动字样“xxx集福成功获得15元现金券”,刺激用户分享。用户离开拼多多小程序后,拼多多也会通过“服务消息”推送,以“拼团倒计时”等类型文案召回用户回到小程序继续分享。
运营漏斗的前两步走好后,结合产品的强分享属性,最后一步的分享裂变也就水到渠成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模式要求运营人员具备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。小程序数据可以在“小程序数据助手”小程序中查看,该数据统计工具会自动更新小程序总体数据情况,运营者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补充对用户数据和行为的记录,整理日、周、月、季度运营报表,通过对数据进行抽象化描述,还原真实用户画像和行为,根据特定数据与其对应的日期阶段和产品类型做出运营导向。
总的来说,小程序的运营相比App来说,无论是获取用户、激活用户,还是转化的方式都存在着差异。小程序的运营方式方法更加零散,但得益于微信基础设施完善,运营场景也可以多样化,例如线下门店利用小程序将用户纳入微信会员体系、线上门店通过微信社交链快速传播等,这些都是以往单独App运营难以做到的,或者说难以快速达到小程序这样的效果。
相对于App的独立性强,在小程序运营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“连接”的力量。微信的基础设施、小程序、商业服务都在相互交织,小程序的运营也要注意多个环节能力和方式的组合运用。
(本文内容及图片收集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)